近日
光明日报三分之一版
以题为
《海德体育官方网站:党建引领促发展 特色育人谱新篇》
报道学校党建引领特色发展的办学经验

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海德体育官方网站(以下简称“火炬职院”)时刻不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发挥党建“红色引擎”引领作用,遵循因产而生、向产而长、随产而兴的办学规律,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在要求,探索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系统一体的发展路径,坚持内涵发展,走出了一条永葆火炬职院本色、产教融合、实境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2020年以来,火炬职院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化“院园融合”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出“八个聚焦,八个提升”的实施路径。
制定学校章程,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制度,制定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等形式筑牢思想根基,组建青马宣讲团、立德学堂,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宿舍党史讲习堂”。
校企共建联合党支部,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推行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制度,校企共建工业技改研发室,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将工业园区1015项技术和227项岗位标准融入专业和课程。
学校强化服务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学校制定党建工作六级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党建工作体系。
学校深入实施“深海探珠”计划,推进“三教”改革。实施“破墙”行动,让“院园融合”触角延伸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带。
学校实施“党建引领+特色育人”,培育“火大”精神,构建融合中山元素的校园文化。
通过“八个聚焦,八个提升”,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在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反馈。师生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学生参加第六、七、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银奖4项、铜奖2项,奖牌总数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健康产业学院教师党支部获“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学校获批3项省级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项目。
针对专任教师企业经历少、实践能力不足和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火炬职院制定并落实《教师“深海探珠”多维度实践锻炼体系建设方案》,鼓励教师下沉企业生产一线“深海”,探取专业建设和课程重构的“珍珠”,及时将67项岗位新标准、1115项新工艺、267项新技术引入教材和课程。此外,积极炼“珠”入教优教法,比如以产品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等企业经营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以技能形成规律为遵循,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等等。
通过“深海探珠”计划,学校“双师”队伍比例提高到96.27%,成效显著。培养2名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和3名省级专业领军人才;培养1名省级技术能手;获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29项。形成了2个省级“课堂革命”案例;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78门课程高质量通过“有效课堂”认证;完成25个专业教学标准、121个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修)订。
作为全国131所、广东10所之一、中山唯一的中国高职“大满贯”院校,从国家“骨干校”“优质校”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火炬职院成功攀登的每一步,都和火炬人持续深化“院园融合”办学特色、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坚持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分不开。
自2010年开始,火炬职院就依托产业建专业,开设光电子技术专业,并以该专业为基础,组建光电工程系。进而与企业达成资源共享深度合作,与联合光电、光大光学等数十家光电企业共编教材、共建课程、共研课题,先后有100余位园区光学企业骨干精英担任该专业兼职兼课教师。此外,火炬职院牵头成立了中山光学学会、光电协会,以此为纽带,携手园区企业构筑10多个“中心+院所+平台”的全栈式集成化的光学工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这种通过“对接+融合+创新”的模式,将“院园融合”的触角延伸出去,主动对接并服务中山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方法,实现了“以产生群、以群建院、以院助企”的良性循环。更是给师生提供了实境学习、实地操练的机会,基于产业生态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职教成效逐步彰显。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钟嘉妍
责编:朱俊
总编: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