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6-03-23 点击数:


主动适应园区发展新常态积极谋划高职教育新思路

为优秀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而奋斗

        (2015年3月31日)

        ——在学院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院长  王春旭

         

        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院,向大会报告学院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学院建院十周年,是全面完成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任务的冲刺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及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院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内涵建设,推进创新发展,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

        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步推进,骨干院校建设取得新进展

1. 加强管理 明细责任。修订完善了《海德体育官方网站骨干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了验收材料起草、数据、资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第三方评价等五个工作小组,细化了五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和时间期限;全面清理了自2012年骨干校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的软件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收集并统计各建设项目的硬件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情况;落实配套资金,并分配到各建设项目中。

2. 专家指导 扩大交流。邀请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广东交通职院院长张俊平等多位专家来院指导骨干建设工作。聘请校外专家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部分三级建设目录和部分课程建设成果的验收工作,逐步完成了相关验收佐证材料的收集工作。组织学院有关处室和相关负责人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制作了反映学院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视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混合所有制》,并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议上进行交流展播;引进ISO29990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相关系部进行推广。

(二)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工作有新进展

1. 专业建设得到落实。对学院已设置的35个高职专业进行了整合,最终确定28个招生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两个专业通过广东省和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获得良好评价,并获得中央财政奖补专项资金190万元;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等4个专业被确定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印刷技术专业成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包装技术与设计等3个专业获得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立项。

2. 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积极在院内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工作。《丝网印刷工艺》、《开关电源技术》等5门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组织专家组对2012年立项建设的30门网络课程建设工作进行验收,最终确定22门课程通过验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微课、慕课制作知识与制作能力的培训,并在全院教师中进行了首届微课教学竞赛。

3. 教学研究实现突破。2014年,学院推荐5个项目参加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最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实现了学院建院以来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三)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1. 人才结构有所优化。2014年,新增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6人。陈海生、柳滢春两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赵斌、谷雪贤两位教师获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第八批省级培养对象;马莉、丁昭巧、郑新、李新芳、付文亭、高艳飞、王琼、柳滢春、赵素芬九位教师获校级培养对象;包装印刷系教师郑新被授予“2014年全省轻工行业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生物医药系柳滢春老师被授予“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称号。学院不断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料库,人数达到400多人。

2. 师资培训力度加大。全年共选派 10 名教师参加国家和省骨干教师培训;安排 17 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推荐8位教师到各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深造;组织40多名中层管理干部和20多名教研室主任接受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培训;选派1名教师赴德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组织2批骨干教师赴台湾进行交流和参加培训;组织 12 名教师参加国内各类各层次的学术及研讨会议。

3. 人事管理逐步完善。修订并发布了各部门工作职责以及《海德体育官方网站教职工管理办法》等19个规章制度;通过部门民主推荐,任命了21名教研室主任,为职能部门配备了23名科长管理岗位;学院全面推行教职工岗位管理和全员聘任制,完成了450个岗位的岗位设置工作,促进了内部管理程序化和规范化。

(四)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有新发展

1. 成立新一届董事会。召开了新一届董事会工作会议,调整了董事会成员,成立了董事会秘书处;制订《海德体育官方网站董事会章程》,明确了董事会职能与职责,确保了学院“政行企校”办学体制,拓展了校企合作的“中山火炬模式”。

2. 协同创新取得突破。“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探索”申报广东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专项资金推广项目,获得专项资金30万元;“包装人才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基地”成为首批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资金980万元;“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方案”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专家组评审,在全省146所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评审中获得“良好”等级。

3. 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海德体育官方网站职业技能鉴定所”获得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首期鉴定职业(工种)共6个。国际贸易与现代服务和精细化工与生物制药两个实训基地立项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实训基地。学院实训校区新增3家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总数已达196个,实习实训岗位专业覆盖率达到100%。

(五)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取得新成绩

1. 德育教育形式有拓展。开展“感恩·成长”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逐梦春天,美在心灵”学雷锋志愿活动;主办“逐梦春天,美在心灵”为主题的大型学雷锋服务集市活动,近20个社团组织,200多名学生参与到为市民服务活动中,服务群众千余人;开辟“绿色通道”,确保44名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开展主题为“发现爱,感受爱,传递爱”的第八届心理健康活动月;学院获得广东省“征兵工作优秀单位”;《静心园》报刊在广东省首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刊物评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获得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二届青年辩论赛季军。

2. 学生素质拓展有创新。开展国学经典知识学习、竞赛活动,打造文化建设品牌;开展“砥砺青春志·腾飞中国梦”主题辩论赛;开展“铸就班级风采,逐梦你我同行”班级风采建设大赛;举办第八届社团活动月,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召开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共有9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35名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000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1088名学生获学院奖学金,291名学生获得2014届“优秀毕业生”称号。

3. 技能竞赛有佳绩。2014年,学院师生技能竞赛共获国家级奖项24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省级奖项42项,市级奖项13项。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广东省两级技能竞赛10余项,50人次学生获得30个奖项。

(六)增强计划性,招生就业取得新成绩

1. 圆满完成招生计划。2014年招生计划为2400人,实际录取2129人,计划完成率88.7%。其中广东省招生计划2053人,实际录取2061人;省外招生计划347人(含协作计划297),实际录取68人。2014年新生录取分数高于全省三A录取线;第一志愿报考数超500人;新生报到率高于85%。其中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计划招生400人,报考人数1884人,实际录取443人。

2. 就业工作获优秀。编印《毕业生信息和专业介绍》、《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等资料;举办6场就业创业指导培训讲座;开展企业校园宣讲会24次,向用人单位推荐各专业学生近1800人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类大型招聘会,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对口企业233家,岗位709个,岗位人数达6055人次。2014届毕业生共2816人,初次就业率达96.09%,另有34人升读本科,6人到台湾知名科技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学院就业工作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等次。

3. 创业教育有成效。指导社团开展了第五届简历制作及面试模拟大赛、创业营销大赛等竞赛,举办了首届校园创业梦文化节活动。接受学生创业咨询104人次。创业园有三家项目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一家孵化成功,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

(七)融入园区,社会服务能力有提升

1. 多种形式融入社区。学院建立“孙中山文化普及教育基地”,设立修身大讲堂,成立开发区修身学院,建立“张家边社区学院”等六大社区学院;组织开发区修身学院进社区、企业送教课程29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包括英语口语、职场礼仪、法律知识等在内的30多门菜单式学习课程,总学时超过330课时。

2. 继续教育成绩斐然。2014年,学院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自考专升本发展迅速,招生1700余人,使学院成人学历教育规模达到6300余人;新开发了“省级师资培训”、“国培师资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政府机构内训”、“青年社区学院”、“开发区修身学院”等培训项目,提供近100种培训课程;2014年度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166班次,培训学员17263人次。学院被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广东省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3. 科技研究有新进步。2014年学院申报项目161项,同比增长75%,共有70个项目立项,同比增长55.6%,其中省级立项11项;申请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61项,授权专利7项,同比增长455%和75%;新增8项横向课题;学院先后邀请著名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教授来院讲学交流8场,学术氛围进一步增强。

(八)改革创新,学院整体工作呈现新局面

1. 成功举办校庆活动。校庆领导小组及各个工作组积极筹划,成立了学院校友会和8个系校友分会,省、市领导及30多个兄弟院校领导、5000多名校友参加了简朴而隆重的校庆庆典活动,获得出席领导和嘉宾广泛好评,展示了火炬职院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师生团结爱校的热情。

2. 教学中心地位有保障。2014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完成北校区协同创新大楼建设并交付使用;完成生物医药系、第三教学楼、第二实训校区、包装印刷系、光电工程系等教学单位的实训基地及办公室场所的装修改造任务;全年完成基建工程项目合计15项。图书资料建设得到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有保障;新增招生网站等5个服务器;完成协作创新大楼互联光纤建设。资金统筹和财务管理工作有力,为学院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按照要求完成了对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的调整对接工作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入账工作。强化了内部监督审计,审计部门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共审查各类经济合同323份。

3. 对外交流范围扩大。学院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香港职业训练局等境外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就师资培训、学生交流互访、学分互认、实习与研修、课程开发、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出台了一系列课程互认、学分转换等文件,我院学生已开始赴台湾交流。

4. 依法治校初见端倪。根据教育部和省教厅的要求,学院办在教代会通过《海德体育官方网站章程》(草案)的基础上,按要求再次进行了逐条规范化地修改,现已成功获全省高校章程建设第二批通过单位。与此同时,有关教学、实习实训、质量监控、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开始走向完善。教代会作用开始得到发挥;领导集体决策的制度和形式开始建立并在逐步完善中完善;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和系部二次分配方案在逐步完善和实施中。校园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干部值班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的工作,学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凝聚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劳与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学院行政班子向全院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优秀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适应园区发展新常态,我们的责任还很重,困难还较多。在办学体制机制、专业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对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依靠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信心、勇气和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提前全方位谋划,努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不断发展。

二、2015年工作任务

        根据学院2015年党政工作要点的精神,2015年是学院全面完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的验收年,是落实省“创新强校工程”的关键年,是完成学院五年规划编制的规划年,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年。学院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省教育工委、教育厅职教精神、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学院2015年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全面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夯实办学基础,增强办学实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院全面、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是:优秀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验收;以学院章程为纲,系统地完成主要制度的建设目标;制定“2016—2020”五年发展规划;“创新强校”工程项目有实质进展;“三风“整治有明显效果;与本科对接、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完成“实训校区”校园化改造工程。

(一)全力以赴,以优秀通过验收为目标要求指导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和迎检工作

1. 充实创建工作队伍。调整充实学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进一步明确人员分工及工作任务。全院领导及教职工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以高昂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创建工作当中。(营造氛围)

2. 查找并解决问题。对照创建工作方案和任务书,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资金问题、进度问题、数据问题、部门分工协调配合等问题,发扬团结协作、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保证优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制定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各项目负责人针对各自承担的建设项目和验收材料,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3. 做好验收和总结工作。制订《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总结验收工作时间表》,将验收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人。组织院内外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和指导。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汇报骨干校的进展情况,加大在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积极筹备举办建设成果展。创建和总结阶段免不了要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我们必须拿出打硬仗的决心和勇气,展示中炬职院人的能力和水平,精心准备验收材料。各组负责人,包括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及创建办公室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和成员根据分工必须做到点对点跟进。为了大局全局和每位教职工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拿出奉献精神来。

(二)重点推进,有序开展“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

1. 加强“创新强校工程”的顶层设计。学院要成立“创新强校工程”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项目建设专家组,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顶层设计部门分工、资金筹措、建设项目,落实任务到个人,考核责任到人。

2. 推进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结合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充实骨干院校内涵,与骨干院校建设目标一致地开展《区域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12个项目的协同机制创新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进行包装人才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基地等3个协同育人平台以及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及高端服务业等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与本科高校合作,装备制造系、包装印刷系建立硕士生联合培养基地;完成中荣包装学院、金源机电学院和中兴通讯学院的框架构建和配套机制建设。

3. 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生产性实训校区”A、B、C栋的校园化改造以及实训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争取区管委会支持,对包信楼、光机电大楼进行改造或重建立项;加大“智慧校园”的建设力度,逐步完善构建各项软、硬件基础设施,整合学院应用系统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门户网站;与中兴通讯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校园公共信息平台。

(三)人才强校,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

1. 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吃透省市人才政策,充分利用广东省和中山市高层次技能人才的政策,做好顶层设计,完整、科学、合理设计学院人才结构布局,用足用好人事政策,在有计划地扎实推进非事业编制人员转编工作的同时,加强高层次适用人才的引进;采取项目聘请、工作聘请、合同聘请等形式,建设大师工作室或技术研发合作服务团队。积极争取首个国家级产学研研究院挂牌我院和相关团队的构建,积极服务开发区产业。为学院下一步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继续采取鼓励政策,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省、市“强师工程”计划的申报,分别打造一批院级和省级培养对象。

3. 培育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育和发挥专业带头人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出台鼓励制度,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国家技术能手”、“广东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带头人提升计划”和“广东省高职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分别打造一批院级和省级培养对象。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宣传优秀教师,除了让他们在院内有名外,还要让他们在社会上知名,让社会知道中山火炬职院有人才、有名师、有强手

4. 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加大力度实施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深海探珠工程”,提升专任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借助火炬开发区《兼职教师津贴制度》,实施“兼职教师结构优化和培养计划”,扩大行业企业高技术人才作为学院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有潜力和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四)提高质量,扎实做好教学内涵建设工作

1. 专业建设。根据园区企业的需求,深入企业调研,启动专业调整的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对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式、考核方式进行深刻地反思,先进行试点改革,逐步推行。进行院级重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工作;选取部分有特色和产业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进行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研制;在印刷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中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完成包装项目工程师职业培训包和光学零件加工职业培训包建设任务。

2. 课程建设。在学院已建设完成的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中,选取一部分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改革显著、教学资源丰富的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进行精品资源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和课程设计要科学、要适应高职教育和园区大学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授课形式要灵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公共课和思政课,要在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考核内容和形式,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更有重点、更有灵活性的授课和考核方式。

3. 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广东省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建设4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力争在实训标准、实训内容、实训教材、实训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与创新。

4. 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培育。遴选立项若干个教研教改革项目;对重点教研教改进行重点培育。继续落实院内课题申报、立项和验收评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教研教改的方向和重心要紧紧围绕园区大学特色和符合上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原则进行,对优秀成果在院内要颁证并奖励。

(五)育人为本,创新学生工作

1. 创新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认真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能力培养、先进评比表彰、规章制度教育等环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根据不同特点和具体实际,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生源、教育、服务”一体化的学生工作格局。继续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活动条件。做好学生保险和救助工作,通过“奖、贷、补、助、减、捐”多种渠道开展助学工作,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关心和探索构建辅导员队伍的晋升通道,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积极推进辅导员工作量化考评,加强辅导员业务技能培养,提高学院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原分解表只强调了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考核,没有提到有利辅导员成长与建设的保障体系建立)。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咨询辅导工作和心理健康专题活动,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3. 加强“三风”建设。扎实做好“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工作,以整肃考风为切入点,促进教风、学风。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教师潜心做好教育工作,以高尚的人格和高超技艺感染和教育学生。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处、思政教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良好学风和考风,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育人环境。加强考试管理,落实考试管理细节,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健全督导与质量监控制度,发挥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的诊断作用、评价作用、指导和督促作用。

4. 加强学生素质素养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精心组织一系列精品活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广素质教育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纽带作用和学生团体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支持和激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好校园艺术节、宿舍文化节、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勤工俭学,把勤工俭学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一环,加强信息交流、提供服务与管理。

(六)加强统筹,继续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1. 做好招生工作。科学制定招生计划,从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入手,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合理制定招生策略和宣传方案,做好考生咨询服务、录取工作,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稳定办学规模。完善单独招生办法,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满额录取,加大对口单独招生工作力度,适当放宽范围,努力完成年度招生计划。

2. 强化就业工作。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理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宣传、鼓励学生留在开发区就业,稳定和提高与火炬开发区企业的就业合作关系。开展就业市场开拓和调研工作,逐步健全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切实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力保实现初次就业率96%以上。力争进入国家级就业工作50强。

3. 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普及培训、骨干培训和孵化指导三种方式分层次开展。普及培训以“第一课堂”为主导,聘请专业教师开设创业课程,以“第二课堂”为辅助,广泛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讲座、企业家论坛、创业者沙龙和企业参访等活动,骨干培训以KAB创业培训模式为载体。孵化指导实业指导和经验传授,通过整合企业、工商部门、专业教师等资源,建立创业导师库,对从骨干教育培训中挖掘出的具有相对成熟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七)加大力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 做好对外交流工作。继续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继续选派学院教师和学生到台湾培训、学习和交流。继续做好与国(境)内外友好高校、科研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的联系,探索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境内外世界500强企业,探索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及培训基地。继续探索与国(境)外职业院校合作交流。

2. 提高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和质量。开拓办学市场,扩大成教办学覆盖域和合作形式,做好网络教学、专升本、在职研究生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学院成人教育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探索“学徒制”的成人教育形式,继续开展送教上门,扩大修身学院进社区教育、进企业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进一步彰显作为一所大学对园区提供的社会服务。

3. 加强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发挥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技术优势,成立技术服务团队,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整合院内外科研资源,加强技术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工作,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攻关。做好校内科技创新团队、研究中心、研究机构建设工作,力争在协同创新上有新的突破。重点做好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博士、教授集中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等高层次项目。力争横向课题有显著增加。

(八)建章立制,提高依法治校治理能力

1. 加强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章程》颁布实施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通过废、立、改、并等方式,系统全面建立健学院主要规章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强化依法依规办事的监察工作,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和完善集体决策机制建设;考核要制度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机关和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

2. 加强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保障学院资金需求。做好工程项目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3. 加强图书、档案、信息工作。加快文献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提高文献情报和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水平。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在顶岗实习管理、校企合作信息管理、网上课堂等方面发挥作用。

4. 加强后勤管理工作。加快实训校区改造项目,完善校园公共设施。加强师生工作和生活设施的维修维护和管理,保障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秩序和良好的校园环境。继续加强对食堂、超市、医务所等内营场所的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和学生饭堂的价格稳定。将后勤保障、师生需求、人性化服务与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更加高效、优质的后勤保障体系。

5. 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为2016年实行二级管理、二级分配,切实做好研究,科学策划,构建制度体系。推进院务公开,加强民主建设。加强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者廉洁从业的教育和监督。进一步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争取政策,通过创收提成,增加教职员工的收入;提高绩效工资的激励性。

(九)文化引领,构建和谐校园

1. 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进一步凝练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对校园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统一设计规划,优化学院文化育人的环境建设,打造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丰富创新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与载体,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弘扬校园精神。

2. 做好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机制,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安全稳定因素。加强学院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强化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健全教育热点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院的监控系统,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十)前瞻务实,科学编制学院五年发展规划

1. 加强学院发展战略的研究。今年学院将在总结骨干院校建设成果、“火炬模式”、园区发展新常态要求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五年发展规划工作。因此要认真做好办学十年的经验总结,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解放思想,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思路,创新园区大学发展的方略,进行学院未来五年战略发展研究,增强办学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构建学院发展新常态。学院成立了课题小组,已经开始对学院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总结。

2. 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学院还要组建规划编制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学院五年发展总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发展规划等子规划。因此,各系部和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提出本系部、本部门的五年发展规划。经过论证,共同描绘学院发展的新蓝图、新愿景,以此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谱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各位代表,2015年学院的工作十分艰巨,是学院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学院发展建设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在我们肩上,任务极其光荣,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聚精会神抓建设,进一步改革创新谋发展,进一步真抓实干上台阶,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出更加扎实的工作业绩,为优秀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验收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 © 海德体育官方网站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港大道60号 邮编:528436    电话:0760-88291180

页面总访问次数: